观看《教育智慧与真情》心得体会
一(6)班 袁春环
今天,听了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老师讲述的《教育智慧与真情》。杨敏毅老师以质朴、真诚的语言,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撷取了生活中诸多涉及教育心理、教育情感的真实案例,引导老师们在具体的生活、工作实践中有效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
作为一名教师,最高层次的陪伴不是时间的陪伴,而是心理上的陪伴,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理中去,做孩子心理的陪伴者,做一名可亲、可敬、可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该较真的问题较真,比如一些原则问题,班规底线问题,但是有些事特别是班主任要视力模糊,不把学生逼到死角,使其受到教育即可。有时学生表面不认错(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但是从内心学生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做一个美丽的教师:
何谓美丽的教师?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情绪稳定,就这两点就很难,因为就公平公正来说,班级确实有些男生女生在老师面前特别乖,有些家长特别支持班级工作,老师不免会从内心喜欢这些孩子,因老师毕竟也是凡人。而有些家长不理解不支持班级工作,不反思自己在教育上的缺失,师付出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还想在老师面前说几句难听话,一类是有些孩子一些习惯太差,老师付出很多拉不上来,难免会不喜欢。而控制情绪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事情。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往往是淡定的,思考型的老师,有涵养有底气的老师,而反过来可以说容易发怒,粗暴型的老师都是修炼不够,亦或是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亦或即没有能力,没有爱心。能够做到一名美丽的老师是相当不容易的。
在我们工作中不免有言行无形中伤害了学生,可能我们自己都不曾在意,有时教师觉得自己是“恨铁不成钢”,以爱的名义绑架,这就需要我们常换位思考,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善待学生”,多鼓励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假如是你的孩子,假如你是孩子”说来又回到我们学校领导经常说的这些理论上去了,其实好的教育是相似的,好的专家也是相似的,听了杨敏毅老师的讲座,你不觉得她讲的很多内容和以前我们参加培训专家讲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